明年四川省重点抓好8项工作 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明年四川省重点抓好8项工作 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解读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新闻发布会召开


核心提要

全力支持成都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

●深入实施新修编的城市总体规划,加强首位城市高端战略资源集成,完善国家中心城市功能体系,提升成都对全省其他区域的引领辐射带动能力

●支持成都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集群,推进“总部成都”建设和总部经济发展,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和产业生态圈

●加快建设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和铁路枢纽,高起点建设国际空港新城

●支持成都跨越龙泉山向东发展,拓展城市发展新空间

●加快出台天府新区高质量发展意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加快建设天府中心、西部博览城、成都科学城、天府文创城,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样板

“1+5+5+2”

●“1”是指一份纲领性文件《关于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推动全省区域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

●“5”是指加快推进五大片区建设发展的5个实施意见。

●“5”是指修订完善了五大片区“十三五”发展规划。

●“2”是指研究制定两个专项领域配套政策。

一张蓝图绘到底,咬定青山不放松。12月10日,四川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在成都举行,对扎实推动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决策部署落地落实进行了系统安排。

昨日,解读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新闻发布会召开。笔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明年我省将从实际出发,着力补短板,突出重点,集中精力抓好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力强、对区域发展牵引带动作用大的事情,重点将抓好以下八项工作:以高度政治自觉践行“两个维护”;打好精准脱贫、污染防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三大攻坚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围绕如何将省委重大战略、重要部署、重点任务落地落实,省发改委、省生态环境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商务厅、省扶贫开发局主要负责人出席发布会,现场解读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并回答记者提问。


A 做强“主干”发展“多支”促进五区协同

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作出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部署,这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谋划四川发展的重大决策,关乎治蜀兴川长远大计,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是着眼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重塑四川经济地理的总揽战略。下一步,我省将重点从哪几个方面着力推动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省发改委副主任邓长金表示,将围绕做强“主干”,发展“多支”,促进五区协同,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经过近半年时间的探索实践,全省上下形成了做强主干、壮大支撑、区域协同的广泛共识,深入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成为各区域的一致行动,还构建形成“1+5+5+2”区域协同发展政策支撑体系,并聚力实施区域性重大项目。

“一干多支”发展战略的框架搭好了,政策体系建立了,明年我省将围绕做强“主干”,全力支持成都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据了解,将深入实施新修编的城市总体规划,加强首位城市高端战略资源集成,完善国家中心城市功能体系,提升成都对全省其他区域的引领辐射带动能力。支持成都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集群,推进“总部成都”建设和总部经济发展,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和产业生态圈。加快建设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和铁路枢纽,高起点建设国际空港新城。支持成都跨越龙泉山向东发展,拓展城市发展新空间。加快出台天府新区高质量发展意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加快建设天府中心、西部博览城、成都科学城、天府文创城,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样板。

围绕发展“多支”,加快打造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板块。将大力发展环成都经济圈,加快推进成都平原经济区内圈同城化、整体一体化,着力在空间规划无缝对接、城际铁路公交化、数据资源开放整合、产业分工有机协作等方面尽快取得突破,打造与成都有机融合、一体发展的现代经济集中发展区。

围绕促进五区协同,推动形成更加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将支持五大片区协同发展,促进沿江沿线联动发展,坚持以机制创新牵引协同发展,探索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创新市场化运作、平台化合作、项目化推进、机制化共赢等政策,统筹抓好支撑性、引领性、突破性重大项目实施,协作共建开放通道、产业体系、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激发全域发展活力。

围绕夯实基层基础,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将筹备召开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大会,系统谋划部署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支持符合条件的县撤县设市、撤县设区,支持县级产业园区创新发展、提档升级,探索建设功能完善、优势突出、集约发展的特色小镇,培育评选一批县域经济发展强县、先进县和进步县。


B 突出南向东向 建设贸易强省

着眼对接先进生产力,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要加快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的新态势。半年来,成效如何?下一步有什么打算?昨日的发布会上,省商务厅厅长刘欣表示,目前,我省开放型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与美日韩等东向市场贸易增长35%,与东盟、南亚、澳新等南向市场贸易占比保持在28%左右,西向北向市场深化拓展。今年1—11月全省对外贸易增长30.7%,规模居中西部地区首位;外商投资实际到位增长8%,来川落户世界500强企业达到347家;自贸试验区引进了全省1/3强的外资企业、1/10的新注册企业,贡献了近1/10的货物进出口。

他表示,下一步,将着力从五个方面抓好“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的进一步工作:

进一步突出南向东向,将积极参与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深入实施南向开放《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到2020年我省与南向国家进出口、双向投资、对外工程承包等经贸合作总额3年累计超过1000亿美元。建设川港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更大力度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和美日韩等先进生产力转移。

着力推动贸易强省建设,将推动更大规模的“川货出川”,实施《外贸促进三年行动方案》,抓好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深化服务贸易创新试点,推进四川海外文化市场拓展行动,加快培育形成一批跨境电商企业。发挥中德、中法等国别园区及国家级经开区作用,发展外向型产业集群。

打造国际产能合作示范省,将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参与“丝路明珠”示范工程创建。扎实抓好“251”行动计划,深入实施国际产能合作“111”工程,推动银企合作,引导企业“抱团出海”集群式“走出去”。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将高水平推进四川自贸试验区建设,深入实施引领性工程。聚焦“五大核心制度”创新,探索更多可在全国复制推广的经验成果,持续开展“魅力自贸·开放四川”链动全球系列活动。营造良好的开放生态,将实施“营商环境对标攻坚大行动”,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大力推动贸易便利化,制订出台《对外开放激励办法》。


C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八大战役”

今年,四川的环境质量有好转,明年如何保持这一良好态势?昨日,省生态环境厅厅长于会文就2019年四川生态环保工作有何举措作答。他表示,下一步,明年将抓实抓好环保督察发现问题整改、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八大战役”、全力助推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一支生态环保铁军。

他向大家通报了全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情况,“1—11月全省优良天数率为85.3%,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其中成都平原地区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未达标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41.4ug/m3,同比下降7.4%,特别是成都平原地区PM2.5平均浓度为40.5ug/m3,同比下降9%,大气质量持续创近年来最好水平;87个国考断面中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同比上升11.5%。其中沱江流域国考断面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同比上升50个百分点,创近10年来最好水质。”

他表示,下一步将抓实抓好环保督察发现的问题整改。制定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整改方案,对各类生态环境问题再梳理、再排查,严格实行“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继续用好用足环保督察制度,采取协调调度、通报约谈、明察暗访、挂牌督办、移送追责等举措,确保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如期整改到位。同时,还将推动出台四川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条例,开展省级生态环保专项督察。

如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八大战役”?他介绍,在牵头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长江保护修复、饮用水水源地问题整治四大战役的同时,配合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散乱污”企业整治四大战役,还要建立污染防治攻坚重点县清单,实行省直部门、国有企业、科研院所与重点县“一对一”结对攻坚,完善地方党委政府和省直部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分工方案。

全力助推高质量发展,将紧扣省委“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推进成都平原经济区、川南地区、川东北地区协同治污、攀西地区协同治土,支持川西北创建生态示范区。加快建立并严守长江经济带战略环评四川省“三线一单”,建立健全沱江等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深化赤水河流域跨省生态环境补偿。加快出台生态环境领域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若干措施。

笔者了解到,明年将完成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改革。新组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伍,统一实行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着力打造一支生态环保铁军。


D 实施综合交通建设 三年行动计划

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以大篇幅对交通运输发展作出部署,并特别强调要实施综合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抓好铁路、航空、高速公路、内河航运重点项目建设。昨日,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张琪对我省打造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战略谋划进行了解读,并就下一步发展计划进行详细介绍。

张琪表示,我省实施综合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补齐交通发展短板,特别是补齐贫困地区交通短板,是对国务院补短板工作部署的具体落实。据介绍,根据省政府确定的三年行动计划方案,未来三年,将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国家和省重大战略部署,以进出川高速铁路大通道和国际航空枢纽建设为重点,加快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规划完成投资5300亿元。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互连贯通、功能完备、无缝对接、安全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努力实现我省交通发展突破提升。

具体来讲,到2020年,全省铁路运营里程达到6000公里以上,时速200公里及以上的高速铁路达到2100公里以上。高速公路建成及在建总里程超过1.1万公里,通车总里程力争达到8500公里;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比重达到65%,普通省道三级以上比重达到50%;实现油路通乡、硬化路和具备条件的客车通村“三个100%”目标;Ⅳ级及以上航道总里程突破1600公里,集装箱吞吐能力突破300万标箱;运输机场覆盖20万人口以上城市。

围绕这些规划目标,我省将以高速铁路为重点,加快干线铁路进出川通道和省内城际铁路建设。建成投运成贵客专、成都至川主寺段等9个项目,新开工建设成都至达州至万州铁路等11个项目。在公路方面,重点推进成都至宜宾、宜宾至攀枝花等高速公路进出川大通道建设,加快实施成都至重庆、绵阳、乐山等高速公路拥挤路段扩容改造,建成高速公路1700公里。持续实施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提档升级,加快建设“四好农村路”网,新改建国省干线4400公里、农村公路6万公里。扩大内河航运能力,以国家和省级高等级航道为重点,推进长江黄金水道宜宾至重庆段航道浅滩整治、岷江港航电综合开发等重点项目建设。在民用航空枢纽上,加快天府国际机场建设和双流国际机场扩能改造,统筹推进同场化运营,高水平打造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加快推进支线机场建设。围绕“一干多支”发展格局,重点强化成都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的辐射带动能力,培育打造泸州—宜宾、达州、攀枝花、广元等出入川门户型综合交通枢纽。

信息来源:成都日报